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定义
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(Plaetderivedgrowthfactor,PDGF)是贮存于血小板α颗粒中的一种碱性蛋白质。是低分子量促细胞分裂素。能刺激停滞于G0/G1期的成纤维细胞、神经胶质细胞、平滑肌细胞等多种细胞进入分裂增殖周期。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于1974年发现的一种刺激结缔组织等组织细胞增长的肽类调节因子,因其来源于血小板而得名,正常生理状态下存在于血小板的α颗粒内,当血液凝固时由崩解的血小板释放出来并且被激活,具有刺激特定细胞趋化与促进特定细胞生长的生物活性。此外,在组织受到损伤时巨噬细胞、血管平滑肌细胞、成纤维细胞、内皮细胞、胚胎干细胞等也可以合成并释放PDGF。肝脏受损时,巨噬细胞、血小板、浸润的炎细胞、受损的内皮细胞及激活的肝星形细胞均可以分泌PDGF。以自分泌、旁分泌的方式发挥作用。结合的PDGF是分子量为30KD的热稳定糖蛋白,是靠二硫键相连的A、B两条多肽链组合成的二聚体。[1]
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分类与结构
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家族包括血小板生长因子(PDGF)和血管内皮细胞因子(VEGF)。每种生长因子均可由多种细胞产生,其受体均为酪氨酸激酶(RTK)型受体。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家族成员包括:PDGFA、PDGFB、PDGFC、PDGFD、胎盘生长因子(Placentalgrowthfactor,PGF)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、VEGF41、VEGFB、VEGFC、FIGF(VEGFD)等。
常见的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是由两条多肽链通过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同型或异型二聚体,这使PDGF具有多种形式的二聚体结构,即PDGF-AA、PDGF-BB、PDGF-AB、PDGF-CC以及PDGF-DD。[2]其中PDGF-A链分子量为16KD,PDGF-B链为14KD。A、B链基因分别位于第7、22号染色体。通常所说的PDGFI即PDGF-AA,分子量为31KD,含有7%糖,PDGFⅡ即PDGF-BB,分子量28KD,含4%糖,两者均由两条高度同源的A链及B链组成,体内单核/巨噬细胞是主要合成PDGF的细胞。
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生物学效应
PDGFzui初从血小板中发现,在损伤早期从血小板α颗粒释放出来,启动并加速组织创伤修复。PDGF生物学活性主要有几方面:
1、趋化活性。诱导巨噬细胞与成纤维细胞的游走,对中性粒细胞、平滑肌细胞、成纤维细胞有趋化性。在创伤早期,可以促进周围细胞向创伤部位聚集,配合血小板的凝血作用,激活创伤部位的免疫系统,为创伤修复奠定基础。
2、具有缩血管活性。PDGF能引起血管收缩,是比血管紧张素II更强的血管活性物质。在创伤初期,可以刺激创伤部位的毛细血管迅速收缩,降低创伤部位的血压与流速,促进血液凝固,为创伤修复创造条件。同时,PDGF可以诱导受损的上皮细胞与内皮细胞分裂增殖,促进血管的形成与再生,为创伤修复提供保证。[3]
3、促分裂效应。PDGF能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、成纤维细胞、胶质细胞的分裂增生。PDGF通过激活PDGF受体跨膜蛋白传递细胞信号,刺激停滞于G0/G1期的成纤维细胞、神经胶质细胞、平滑肌细胞等多种细胞进入分裂增殖周期。[4]
4、参与磷酸酯酶激活与前列腺素代谢。PDGF与有受体的细胞作用时,能诱导磷酸酰肌醇循环和花生四烯酸的释放,促进前列腺素、PGI2和PGE2的生成。PGI2和PGE2的增加可能会加速骨吸收,并增加其扩血管以及抗血小板的活性。
信帆生物具有多年试剂领域的研发、生物试剂和销售经验,目前已经成长为国内规模较大的试剂研发、生物试剂和销售的综合性企业。我们供应的专业科研生化试剂,品种多,纯度高,质量保证。如果您想了解该产品的详细资料,欢迎!